塞尔维亚vs瑞士比分预测     世界杯32强晋级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学校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学校发展的要求。如何实施呢?我们应该结合当前教育形势,从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打造学校特色,改革教学模式诸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米易二中探索实践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学校教育创新”是学校教育主体,通过新的创意、新的构想、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对原有不合理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技术手段的突破和超越,在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学校教育创新要求学校教育主体不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形势,不断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打造学校特色,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的学生。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既要考虑学校在目前的定位问题、成绩问题,又要考虑长远规划、师生的长远发展。

学校如何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诸方面探讨。

一、把握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形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五年、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从内而外系统设计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六项改革任务。改革任务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育的所有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上,落实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

诚如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所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总体谋划;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

当智慧理论冲击教育领域,我们意识到“转识成智”重构智慧型教师队伍,是彰显高品质教育智慧的必然要求。我校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的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具有教育智慧,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智慧教育的工作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完善和享受人生的需要。为此,我校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从面向课堂改革的角度,从实践反思提升的高度,重构智慧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智慧与其他职业人群的智慧有所不同,它是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智慧。我校是在米易县学校布局调整后于2008年新组建的学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全县各初中学校通过招考组成的,小部分属于2009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结合学校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建立智慧型教师队伍。

首先是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三年规划。结合攀枝花市教育局、米易县教育局出台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方案》,我校也相应制定《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目标、每一年的具体规划。内容具体到看几本专业方面的著作并附相应的读书笔记;做几套中考题和高考试题,并附试题于后;写几篇论文,并复印发表后的论文于后;写几篇课后反思,发表在学校的《课后反思集》中;独立仿照当年中考试题的题型、难度、方向命几套中考模拟题(电子版、文本交科研处);成为、争取成为、争取三年后成为学校“信得过教师”或各级骨干教师;在校内听多少节课(有计划地听取哪些老师的课)、在县内、市内听多少课等等,目的在于推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激励教师智慧成长。

其次是强化培训。我校主要开展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两种方式。学校利用每个寒暑假为老师安排了一系列校本培训,从广度走向深度,从管制走向疏导,加强智慧型教师专业培训学习的针对性、计划性。如阅读交流、师徒结对、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观摩汇报、课题研究等。每学年还组织教师参加所有上级文件要求的外出培训学习。

三、重视德育教育,打造学校特色

(一)落实德育为首,抓实育人工作

1.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名人名言、黑板报会等“说话”,育人于无声。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认真抓好旗手的训练,精心准备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作用,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班会课的主阵地教育作用,坚持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逐步形成。

2.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工作实效

一是抓好班主任培训班工作。采用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会议,学习德育工作理论,交流经验,畅谈体会,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以班主任量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鼓励先进,有力提升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工作实效和品位。

二是强化了对寝室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其育人水平。

三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水平。德育处和团委对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等进行工作岗位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辐射作用。

3.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德育常规管理

校级班子、德育处、班主任、科任教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各层次的德育工作者都努力实施“学生学习、生活空间就有德育管理”的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德育队伍、值日人员、值周人员巡查,确保教学秩序;加强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育;严格了住校生管理,将住校生清洁、纪律纳入班级考核,实行日报制和公示制;抓好违纪生跟踪教育和档案制度,处理及时,跟踪教育持久,组织干部和名师与违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坦诚交流;抓好文化育人氛围,学校大力倡导师生“弯腰动手”,使校园长期保持了整洁的风貌。

(二)打造第二课堂,形成学校特色

我校从建校初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全面培养学习型人才、艺术型人才和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我校生源实际,决定以“打造攀西地区艺术体育大校”为发展特色。

首先,组建了“传统体育项目(女子足球、篮球、田径、武术散手)”训练队,安排专项成绩优异的专职体育教师利用每天下午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渐形成了一支在米易县无敌,在攀枝花地区优异的运动队伍。

其次,组建各类艺术小组,如威风锣鼓队、舞蹈团、器乐兴趣小组、美术小组等,充分发掘学生兴趣爱好并使之发扬光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从2008年开始,我校参加米易县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均获得一等奖,逐渐形成了艺术特色。

第三,学校组织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组建了各种“巧手、利口、益智类”活动小组并定期训练,为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认知、社交、审美、灵性等内在潜能的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1+1”教学模式,是我校从2008年开始探索并于2009年全面推行的主要教学模式。

在2008——2010年间,我把这种模式解读如下:

“1+1+1+1”教学模式以我校学生实际为着眼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我校教师精心研究的“预习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为突破口;以“班级试点、典型示范、强力推广”为方式,全力推行。该模式把一节课40分钟细化为四个十分钟,第一个10分钟为学生完成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第二个10分钟为老师根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第三个10分钟为师生共同完成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第四个10分钟为学生完成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当堂检测题。不难发现,该模式需要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外准备上,把大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动地位。这一模式根据学科特点,也可以转化为“1+2+1模式”或“1+1+2模式”。

从2010年3月开始,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的经验,又在初二年级四个班开展了“小组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基本形成了学校自己的教学模式;2011年,我校在“四个一”教学模式基本成型的基础上,又全面实施了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模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科任教师都遇到了这样一些难题:如何分组、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如何发挥小组同学之间的帮助、引领作用、分组后学生纪律管理、如何对小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考评等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四个一”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益,“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用“导学案”中的“预习”环节抢占学生课外时间到学习上来这些方面,无疑是积极而有效的。从考试结果来看,米易的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时间都超过了我们学校,但我们始终能稳居RSR第三位,事实证明了这种改革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成绩,还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效益提高。

从2013年开始,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我校把2009——2012年进行的课堂模式改革和学生学习模式改革进行合并并重新阐释,统一称为“四个一模式”。什么是“四个一”模式呢?

(一)每一堂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为四个时段。学生预习并解决预习练习时段;教师精讲时段;学生展示和教师纠偏时段;课堂测试检验教学效果时段;

(二)每一堂课必备的四个要素。《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多元展示;当堂检测;

(三)教师上每堂课必须注意的四个环节。精心准备(包括《导学案》及教案);精炼讲课;学生展示中的精炼点拨;课后的反思;

(四)引导学生上每堂课必须做好的四件事情:完成预习练习;听讲与笔记完美结合;大胆展示;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后解决。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四个一模式”?

首先,必须做好精心准备。一是《导学案》的准备。《导学案》不是哪一个组长的事情,而是全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导学案》的产生从今年开始,必须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全备课组(甚至是全教研组)探讨,商量出自己的备课组的《导学案》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哪些题型、体量是多大——分配人员,确定由谁执笔初拟出某一课程或某一单元的《导学案草案》——全组讨论,纠正错误,补充完善,形成定稿——由某一成员到印刷室印制——任课教师自己主动到负责印制的教师处领取发给学生——师生在教学中使用。这样出台的《导学案》,应该是每一备课组是统一格式、统一形式的,是没有或尽量没有错误的,是全组教师都乐于主动使用的。这种《导学案》还将覆盖我们的协同发展学校。二是教案的编写、熟悉和个人教案的完善。教案的编写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统一安排教师编写、打印。但也必须是统一格式的、是没有错误的;个人教案是根据自己班级实际对集体教案的补充、删减;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应注意问题的提醒;是自己解决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的独到方式;是课后的反思。个人教案才是上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它的详实与否,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所以千万忽略不得。在教案的准备上,强调“熟悉”二字。如果我们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不熟悉、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心里没数,上课时照本宣科,无疑就是在混日子,根本不可能达到“精讲”的要求。我们在听课中发现的教师离不开课本、离不开教案,眼光始终在课本和教案上徘徊,根本无法关注学生,就是造成学生不听课、东张西望甚至睡觉的根源,之所以离不开讲台、之所以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就是对课程不熟悉造成的。实话实说,对熟悉课程的过程我们无法检查,但我们将通过考试来进行检验,这种考试我们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来进行。

其次,是《导学案》如何使用的问题。以前,我们是要求大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提前至少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去预习,完成预习练习。但我通过上期晚自习观察的结果,是学生(尤其是初一、初二学生)到晚自习第二节基本无事可做。所以,这学期开始,所有科目的《导学案》均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只要学生在上课前完成了《导学案》中预习部分就好。学生是否完成,需要提前检查,检查学生完成与否这些问题,都完全可以交给小组长去做,教师上课时抽查部分就可以了。

教师上课开始后,应先就《导学案》中学生完成情况让学生展示,再简短纠正、点评;再开始进行第二环节,即教师精讲环节。在教师精讲中,也要注意结合《导学案》,不然,有些学生手里没有东西,老师讲到那里,讲的什么他也不晓得。

第三步,是让学生展示。学生展示什么?还是关于本课内容的问题。教师的提问问题最好能事先体现在《导学案》中,或者投影在屏幕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本课重点、难点内容;学生的展示最好是鼓励学生举手,给予各层次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展示后不论是否达到教师的要求,都应予以鼓励,否则下次他不会再举手了;

第四步,是当堂检验。就本堂课重点、难点问题出一些较为简单的,能让学生段时间内完成的问题就行检验。要注意的是,当堂测试题不能代替作业。当堂检测只是检验学生对本堂内容是否掌握的问题,而我们的每一堂课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灵活运用,这些东西依然要通过作用才能达成。

“四个一模式”下,是否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何分组?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分组是必要的。分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虽然在分组后,由于学生坐法与传统方式略有不同,教师有些不太习惯;虽然分组后学生面对面坐成一团,容易导致吹牛谈天等影响纪律的现象。但分组的好处是挺多的。比如,发挥学生间的帮助引导作用,解决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学生间相互监督的作用,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发挥学生间的集体荣誉感,带动后进学生共同进步的问题。从目前的趋势上看,利大于弊。

怎样分组?我认为,每班分六个组较为适宜。或者8人一组;或者6人一组都可以。分组后教室如何布置?请班主任考虑几个因素:整齐、适用、尽量使用教室空间、应留通道便于教师到各小组巡视;

总之,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主动去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手段,不断进步;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学习后迅速转变观念。中国人是最不容易转变观念的。比如衣服问题,哪怕买了若干新衣服,旧衣服始终不舍得扔掉,原因就是旧衣服上承载了许多美好回忆。在运用“四个一模式”的问题上,我校绝大部分教师观念转变缓慢,且容易回头,稍不注意,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老路上去了;我希望我校展现出更多的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师,从而形成一股走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力量,带动全体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贵仁.2022卡塔尔世界杯热门 改革与发展实践:新时期我国既爱哦鱼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2]王晓春.学生德育:让问题学生教育走向科学

[3]张梅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智慧型教师的建构

[4]程红兵.教学理论与教学管理:学校的教学领导

[5]张斌利.学校组织与文化建设:读《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破解“岔河现象”

塞尔维亚vs瑞士比分预测   世界杯32强晋级   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程 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