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素质已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和未来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所以搞好幼儿科学教育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需要。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产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能为幼儿今后科学素质的提高构建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同时也希望各级各类幼儿园重视幼儿的科学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幼儿期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人大脑发育、语言习得、智力发展、个性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今后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期也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成长路程。
在这一个漫长的成长路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是关键。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既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当幼儿对一个问题作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以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幼儿把探究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由于幼儿有了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分享、有启发,在别人的肯定、质疑、讨论、争议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梳理,明析,逐步向正确的认知靠近。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同的幼儿其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个体活动方式等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可多采取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既有个体自主活动,又有小组交流合作,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成长。
要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意志、个性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表现很明显。某些平时好动的幼儿对某一科学活动兴致十足,能长时间认真观察、操作,用意志克服了好动的缺点;有的能力强的孩子面对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却轻易放弃了成功的机会……科学的成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活泼自信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敢于挑战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情感、意志、个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例如让幼儿用自己身体运动的办法,来体会地球和卫星运行的特点,发展幼儿动作的表现力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教师简单了解人造地球卫星旋转的情况。自制小坐垫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初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特点,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卫星与地球的运行?
2.在讨论的基础上,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作“地球”,一人扮作“卫星”,进行身体运动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可参考的活动方式有:①“地球”端坐不动,“卫星”围绕着“地球”走、跑、跳、转圈爬等。②“卫星”和“地球”相对而站,手拉手转圈。注意:身体要稍向后倾斜,手臂拉紧,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旋转。③“卫星”双手抬着“地球”的双脚,“地球”两手撑地,一起慢慢地转圈。
3.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小圆,另一组在小圆外围成一个大圆,听到老师的指令后,两圆(两组幼儿)向相反方向运动(走)。老师可作两圆的圆心。还可以自编儿歌,如:“走走走,转转转,卫星绕着地球转”。
另外,可以设立专门的科学活动区角,提供充足的科学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
(一)丰富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之一,在自然角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科学教育的要求设置许多动植物,工艺品,以及用各种蔬菜水果等制作的小制作,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二)开辟种植园地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观察讨论及老师有意识的教育引导、亲眼看到动植物是怎样不断生长、变化的,从而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积累有关植物的知识经验。
(三)设立科技角
科技角是专门提供幼儿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在科技角,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提供多种不同的材料,并做到经常更换、补充,使幼儿对操作材料有很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能轻松愉快地自主选择材料,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四)开设科学沙龙
在科学沙龙中,让幼儿相互畅述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新知识,幼儿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新知识、新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提高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爱科学的风气
(一)向幼儿宣传科学技术对人们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稚语心声的时间向幼儿介绍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如人工降雨,气象卫星,水力发电等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并经常带领幼儿外出参观,感受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
(二)向幼儿介绍科学发明的故事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而且对科学家非常崇拜,于是我们便选择一些幼儿所熟悉的科学家以及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发明故事讲给幼儿听,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蔡伦发明造纸术,福特发明汽车的故事等等,小朋友听了会对探索科学的欲望更强烈。
(三)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对幼儿的新发现及时鼓励肯定,要善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操作,不要限制幼儿的探索行为,对幼儿的新发现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以增强幼儿探索的信心,使幼儿勇于探索,乐于发现。
我们还要重视和指导幼儿非正规性科学发现活动。
(一)制定合理的科学探索活动常规
常规是一切活动顺利展开的保障,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活动前应对幼儿提出保持安静,不打扰其他幼儿,爱护物品的要求,这样可以减少活动中的干扰、争执、材料损坏等现象,使小朋友的探索活动顺利开展。
(二)及时观察幼儿探索活动的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如在探索“力的平衡”这一科学活动过程中,幼儿虽然学会了在天平的两侧不断添放物品,但添放的物品重量不合适,天平总是一边低一边高,这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天平为什么不平衡”“高的一边说明什么?”想一想怎么使它平衡?”等等。这些问题一提出,小朋友便受到启发,改变原来的操作方法,慢慢地使天平两边能一样平衡了。
(三)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情况要有评价
科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应把幼儿活动的情况向幼儿小结一下,鼓励和肯定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目的性,坚持性,创造性行为,并把幼儿的新发现,新结论推广给其他幼儿,鼓励其他小朋友积极主动探索,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我想只要我们重视幼儿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认真细致地开展这项活动,就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技能,从而达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较好的效果。我们要尝试着改变长期以来把集体科学教育活动作为科学教育主渠道或唯一渠道的不恰当做法,支持和引导幼儿发起的个别的或小组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自主选择的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和学习。凡是孩子能做的,我们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和引导,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不仅会使他们对科学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获得相关科学知识的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与人良好合作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正确的竞争意识等等,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们今后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保证。